从工业地标到花园式产业园区 杭州半山电厂转型归来
2025-05-10
(原标题:从工业地标到花园式园区 半山电厂转型归来 通讯员:潘艳、鲍圣慧 记者:周雨菲)
环状跑道串联起“华电广场”“伏特公园”,工业风建筑与运河景观相得益彰,曾经的冷却塔旧址上,运动场所和健身步道已成为热门打卡地……走进杭州拱康路200号的工业园区,你很难相信这里有一座仍在运行的发电厂——半山电厂,近几年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5月8日,半山电厂迎来提升改造完成后的首个媒体开放日。
和传统印象里的发电厂不同,从外观上看,园区内的大部分建筑更像是普通的楼房,7座矮塔替代了传统高冷却塔,加上分布在各处的绿化遮挡,让如今的半山电厂几乎感觉不到工业设施的存在,看起来更像是一座魔法公园。
改变并非在一息之间发生,为了实现从传统工业厂区到“花园式数智园区”的蜕变,2019年,半山电厂开启了漫长的“变美之路”,直至2024年才全部完成。
从景观生态、建筑艺术、功能复合到技术环保和文化叙事,可以说,提升改造涉及方方面面,“比如,我们将厂区架空输电线路全部改为地下电缆,消除视觉杂乱感,提升整体美观性,在外立面重塑上,通过对燃机主厂房、烟囱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,采用现代简约设计,通过色彩激活(如浅灰、深蓝等色调)和灯光亮化,弱化工业建筑的冷硬感,与周边城区风格协调。”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炊健介绍。
除了让工业地标化身为城市公园,在发电能源上,半山电厂也经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变,从传统燃煤变为更加清洁、绿色、环保的天然气。
“通俗地说,燃气发电就像放大版的家用燃气灶。”炊健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。
从数据上看,相比燃煤发电,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几乎“零排放”,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%,相对于300MW以上燃煤机组,年碳排放量减少175万吨。
不过,也许部分市民路过发电厂时会发现冷却塔偶尔“冒白烟”,这是污染吗?
炊健解释:“这其实是水蒸汽,就像冬天保温杯冒出的热气,经风机冷凝形成,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。”于周边居民而言,甚至可以当作大型加湿器,对空气能够起到加湿降尘作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电厂还实现了“废水零排放”:通过处理雨水、污水和设备废水,每年从运河取水490万吨用于循环发电。目前,电厂的行政楼已率先用上余热供冷供热,未来周边的智慧网谷、学校、居民区都可能接入这张“绿色能源网”。
来源:每日商报 责编: